admin

24年前,美国和伊朗是如何在世界杯相遇的?

admin 心声写照 2024-05-29 51浏览 0

一场能让各路营销号提前半个月就赚饱流量的足球比赛,肯定有远超竞技本身的丰富谈资。等到明天凌晨3点,美国人和伊朗人脚下踢着的是球,我们眼前翻滚着的,却是浩渺历史和国际风云。

然而,在因特网还穿着纸尿裤的1998年,美伊之战发生于法兰西,辐射于全世界,并注定将成为载入史册的足坛轶事。所以,它是如何开头,如何进展,如何收尾,又是如何制造轰动的?

故事的开篇,先从二战说起。

1941年,英国和苏联进军亲德的伊朗,时任伊朗国王礼萨汗不得不挪开坐歪的屁股,并把王位交给了儿子穆罕默德-礼萨-巴列维。在接下来长达38年的统治内,巴列维堪称亲美狂魔,消灭分裂势力、赶跑民选首相和建立秘密警察都是美伊的联手之作。国家经济在飞速发展,个人财富在疯狂积累,但巴列维正吃着火锅唱着歌儿呢,时任美国总统吉米-卡特却劈了腿。

1978年,各方诱因促使不满情绪爆棚的伊朗民众奋起反抗,巴列维王朝覆灭,美国暗中作祟,随后霍梅尼成为了国家最高领袖。

霍梅尼曾在PK巴列维时与美国人紧密合作,但等他一上位,翻脸的速度可比姆巴佩的突破还快。摆明极其激进的政策之后,被美国收留巴列维一事激怒的霍梅尼,在1979年年底发动的伊朗人质危机震惊了世界。当时,伊朗人占领了美国大使馆,并将52位美国公民扣押为人质。整段风波历时444天,虽然最终人质悉数安全返美,但因此断交的美伊两国,彻底反目成仇。

所以,美国冷战苏联、伊朗火拼伊拉克的主线剧情写得轰轰烈烈,美伊冲突这支线任务也整出了不少幺蛾子,制裁、冲突和暴毙是绕不开的。卡特、里根、老布什和克林顿都实施过不同程度的经济限令,1983年的黎巴嫩美军遇袭事件、1988年的波斯湾海战和“误射”伊朗民航事件又都让美伊恩怨录上沾满了鲜血。而在激烈对抗了接近20年之后,乌云缝里透出了一丝微光……

1997年12月,世界杯抽签仪式落幕,美国、伊朗、德国和前南斯拉夫被共同分入F组;1998年1月,哈塔米履新伊朗首相。世界杯上的美伊对话,就是在这大哥的执政期内上演的。

其实,哈塔米被看作为伊朗首位改良主义总统,他也有意修复恶化许久的美伊关系。1998年2月,美国摔跤队受邀前往德黑兰与伊朗选手过招,并在回国后受到了克林顿的亲自接见,这场“摔跤外交”对美伊关系的破冰意义重大。接下来,冬去春来夏又至,美国人和伊朗人在当届世界杯的次轮小组赛,相会于里昂的热尔兰球场。

24年前,美国和伊朗是如何在世界杯相遇的?

当时,媒体的炒作不比如今冷清多少,西方记者将其称为“所有比赛之母”,各怀好意或恶意的长枪短炮早就怼到了美伊两队的脸上。还没等比赛正式开踢,就有一堆麻烦等着各方处理。

比如,赛事组委会饱受武装力量威胁之苦,不得不在体育场的屋顶安排特警和狙击手,体育场上空甚至还有军用直升机在嗡嗡作响。

24年前,美国和伊朗是如何在世界杯相遇的?

比如,某个反伊朗的伊拉克组织购买了7000张球票,计划在看台进行抗议。还好FIFA提前做好了预案,工作人员顺利地将将抗议者清理出场,并且没有让相关画面在电视转播时露出。

再比如,根据FIFA规定,抽到客队次序的伊朗队需要在赛前走向美国队握手致意,但这一要求被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断然拒绝。一番斡旋过后,美国人同意“反主为客”,走向伊朗人say hello。

潜在的风险和冲突逐一清除,赛前的美国人和伊朗人,就这样手捧着鲜花,留下了载入史册的珍贵合影。子弹和炮火,鲜血和死亡,都暂且与快门闪烁的那瞬间无关。

比赛刚开场,把小组赛首轮的先发们近乎换了一半的美国队率先发难,前锋布莱恩-麦克布赖德和中场克劳迪奥-雷纳(现役美国国脚雷纳的父亲)先后打中门框,但伊朗人还是在扛过了三板斧之后缓过劲头。

第37分钟,伊朗中场埃斯蒂利用头球打破僵局。虽然麦克布赖德曾经扳平比分,但伊朗队还是在第84分钟用一波犀利的快速反击杀死了比赛。那晚锁定胜局的不是别人,而是后来中国球迷的老熟人迈赫德-马达维基亚。

最终,扳回一城的美国队无力回天。整场比赛,仅有美国后卫雷吉斯、伊朗后卫扎林切和伊朗中场米纳万德这三位染黄,许多人YY中血肉横飞的生死局其实还算和气。而相较于自称并未考虑过多政治因素的美国人,伊朗人的心理压力或许要大了一个量级——

事后,时任伊朗队主帅塔莱比曾相向时任美国队主帅桑普森坦言,赛前有伊朗官员收走了全队成员的护照,并威胁说一旦输球,他们将不会被允许返回伊朗,他们的家人甚至会因此受苦。足球在此刻不可能只归于足球,所幸把比赛当生命踢的伊朗队既拿了3分,又赢了颜面(和护照)。于是,德黑兰街头陷入狂欢,里昂城内一片欢腾,美国各地的伊朗后裔同样挥舞国旗,鸣响喇叭,在“敌人”的地盘上纵情庆祝。虽然最终双双无缘淘汰赛,但这扬眉吐气有多畅快,各位一想便知。

24年过后,美伊再续前缘(冤?),你会发现纵然这世界变了千百回,德黑兰和华盛顿仍然没有释放多少善意。克林斯曼阴阳怪气,美国足协篡改国旗,拜登声称要“解放伊朗”,哈梅内伊嘴炮不老,本月初还有近万名伊朗民众聚集于美国驻伊大使馆旧址门口,用反美集会的形式纪念占领美国大使馆43周年,你不难想象他们坐在电视机前看球时会何其亢奋。

24年前,美国和伊朗是如何在世界杯相遇的?

嗯,爱与和平不多,恨与斗争不少,再夹杂着末轮争夺小组出线权的战略价值……英伦内战?抱歉,给我往后稍稍。

(阿呸)

版权声明

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,不代表B5编程立场。
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,未经许可,不得转载。